【新华社】警惕“蛀牙”变致命伤!广州抢救一名5脏器衰竭罕见病患

2019-05-28
   近日,一名在广州工作生活的男性患者突发心内膜炎,短时间内病情急转直下,5个脏器接连衰竭。中山一院十多个学科合作,成功挽救了这位患者。这场生命的争夺战,也让感染性心内膜炎(IE)这一罕见疾病引起社会关注。    
   IE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人)至9/10万(人),据专家介绍,除持续血液透析治疗、静脉药瘾等发病原因外,一些忽视口腔健康的患者,也会因为龋齿导致IE病症的出现。目前,IE的死亡率高达30%至50%,专家提醒,要警惕“蛀牙”变成致命伤害。


   近日,一名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外国人突发心内膜炎,短时间内病情急转直下,5个脏器接连衰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心内科、CCUMICU、麻醉科、急诊科、超声科等十几个学科开展了一场生命救援大战,成功使其凶险病情化险为夷。




   患者自急诊入院后,医生注意到该患者病情“非同一般”,并马上组织了第一次全院MDT会诊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了多脏器功能衰竭,但病因方面仍未十分明确,因此还是给予了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然而,患者的病情却在逐渐加重,出现了5个系统脏器的功能不全。



   心外科、心内科、CCUMICUSICU、肾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超声科等专家们进行了第二次MDT讨论。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与超声医学科副主任林红将患者入院后的所有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重新进行一帧一帧图像地追查,发现在连续的检视下面,患者的二尖瓣形态和开合情况是有改变的。
   结合病史,患者曾经有过口腔方面的疾患,两位专家认为,造成患者严重病情的罪魁祸首,很大可能性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简称IE



   什么是IE? 专家介绍,IE是心血管专科领域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涉及到瓣膜结构毁损的IE,若不及时进行手术,病人死亡率高达30%-50%。但是患者往往从起病到明确诊断,感染和急性心衰均已比较严重,常规的内科治疗措施如果效果不佳,只有急诊体外循环手术清除感染病灶,修复受累的瓣膜结构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感染性内膜炎(IE)发病的原因是什么?专家介绍,持续血液透析治疗是很重要的发病原因。



   由于多器官衰竭,方便医生进行多学科联合施救,中山一院建立了一个近40名专家在内的社交群,对病情进行实时沟通。



   龋齿的危害不可小视。


   专家介绍说,由牙齿引起的IE会呈上升趋势。



   在手术中,随着房间隔的打开,患者的二尖瓣结构暴露出来,瓣叶之间出现了细小的本不该存在的赘生物。专家介绍说,赘生物是附着在瓣膜组织上的由细菌白细胞和炎症组织形成的松散团块,会破坏正常瓣膜乃至心肌结构。

   接下来医生清除赘生物和毁损瓣叶腱索,保留其余的健康瓣膜结构,进行人工瓣膜置换。不到1小时,操作完成,很快患者的心脏重新跳动了起来。

   怎样减少心内膜炎的发病率?专家这样说:




报道链接:https://live.xinhuaapp.com/xcy/reportlist.html?liveId=1558879227688144